2020年,根据学院工作部署,结合中医医养学院工作实际,在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,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。

一、专业建设方面

(一)加强师资队伍建设

1.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。引进中医学、中药学及针灸推拿专业教师3-5名。  

2.安排年轻教师参加省培或国培,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。  

3.安排新入职教师到济宁市中医院进修学习,提高专业教师的“双师型”比例。  

4.加强外聘教师的管理工作,尽量让外聘教师参与教学活动,同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积极听取外聘教师的意见和建议。  

(二)加强实训室建设

根据专业课程设置,进一步筹建中药药理实训室、康复评定实训室、运动疗法实训室、作业疗法实训室、中医药理疗实训室、中医康复实训室,以满足教学需要。  

(三)争取中日合作项目

根据《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提报对中日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,和中德诺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“中日合作中医医养健康人才培养基地”,以提升教学实训条件和办学能力。  

(四)认真做好新专业申报工作

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新的申报专业。拟在中医学、中药学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选择1-2个专业进行申报。

二、努力做好招生工作

成立招生组,通过网站、微信平台、招生宣传册等多种渠道进行招生宣传。在单独招生中增加卫生类中专学生的招生比重。2020年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录取人数争取突破160人。

三、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

成立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创新创业团队,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,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创新创业项目,力争在2020年全国高职高专“发明杯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。

四、加强教学科研工作

进一步将教学工作做实做细,加大教学督导检查力度。在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做好线上教学工作。同时加强科研工作,提升教师科研工作能力,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课题项目,申报中医康复类专利1-2项。

五、“十四五”规划

“十四五”期间相继完成中药学、中医学、老年服务与管理、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申报,形成中医医养专业集群。“十四五”末,中医医养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人左右。同时加强实训室建设,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。

2021年开始社会培训。相继进行中医康复技术、老年服务与管理、中医养生保健等专业的3-6个月的社会短训班,为学院增加创收项目。